•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知识
  • 亩均效益达五千元年收入超百万 科技来“增氧”养出好螃蟹_ 龙虎网

    2024-01-15 16:22:38 技术知识

      又到一年蟹肥时。昨天下午,浦口区星甸城开不夜后圩村万亩水产饲养基地的塘口边,远处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渔船络绎,每艘小船上均为两人协作,一人撑竿把握方向,另一人则拉起地笼,只见网里鳞次栉比爬满了巴掌般大的螃蟹。随后,螃蟹被运往岸边,经过暂养、分拣、爽水、打包等程序,等候顾客上门取货。

      “现在每天捕捉量约为500公斤,其间一部分送往江宁众彩,剩余一部分在塘口零售,日均销售额约五六万元。这还不是高峰期呢,月底是最忙的时分,每天能卖出十多万元。”看着一只只体大膘肥的螃蟹,本年44岁的陈玉香满脸笑意。

      坐落九峰山脚下、滁河岸边的后圩村,水网布满、水草丰茂、水质优秀,为螃蟹供给了得天独厚的饲养条件。但养蟹20多年的陈玉香更清楚,在自然环境面前,科技的力气不仅是一个加分项,更是应对坏因时的一个保证。陈玉香翻开手机,向记者实时展现现在每个塘口的温度、气压、含氧量、pH值等数据,“这是物联网微孔增氧设备,使用它们,一家人不再需求夜间巡塘,看看螃蟹是否由于缺氧而企图爬上岸,发现含氧量缺乏时,长途遥控翻开设备即可。”

      转危为安,跟着饲养密度增大,只是依托微孔增氧设备好像有些“无能为力”,偶然还会有螃蟹爬到岸边“吸氧”。“这便是一个不断干、不断学的进程,是时分要引进新技能了。”说完,陈玉香脚步轻捷,领着记者走向塘口边,只见水中央有一个相似小水车的设备,那是水循环体系,本年5月,陈玉香在育苗池经过实验后发现作用不错,所以收购了30台,现在每个塘口都安装了该体系,经过实施“两道增氧”,让螃蟹过得“更舒畅”。

      事实证明,好技能养出好螃蟹。“陈老板,带我称点螃蟹啊。”在塘口,记者偶遇了省淡水所基地作业人员邬啸宇,由于常年在村里的基地作业,他知道陈玉香家的螃蟹个头大、质量好,“你看这个腿很坚固,阐明成熟了,然后它这个脐有必要是圆形,这只必定有200多克,买点回去,晚上家里人聚餐吃,多新鲜呀。”

      送走邬啸宇,陈玉香和几名工人预备打包,晚饭前还会有预订好的客人来取蟹。每天早上7时巡塘,9时收网,10时选择、分拣,午饭后2时发货,4时投喂饲料,晚饭后7时和晚上10时分别收两次笼……陈玉香一家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日子,“说不单调是假的,转危为安繁忙意味着收成,打心眼里是高兴的。”陈玉香说,现在,她家的饲养基地约300亩(包含育苗池),亩产约200公斤,亩均效益到达5000元,年收入超百万元。

    电话咨询
    销售热线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c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