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保鲜膜生产厂商面临洗牌 上市公司不在风暴圈

  日前,有关超市大规模使用致癌PVC保鲜膜的消息引发轩然,卫生部最终明确表态,我国的保鲜膜生产标准没有过时,按照国标生产的PVC保鲜膜对人体无害,不按照标准生产的产品,不能用于食品包装。

  这一结论为舆论风波画下一个句号,却也代表着PVC保鲜膜生产厂商将进行一轮洗牌。

  该报道披露,在全球遭禁的日韩致癌PVC保鲜膜目前转道中国,尤其今年四月份PVC保鲜膜在韩国遭禁后,转入我国的步伐加大,在我国超市被普遍的使用。这些PVC食品保鲜膜中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容易析出,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目前国内PVC保鲜膜品牌主要是LG、三菱、三荣,三大品牌占据整个市场的70%-80%,而日韩产品在整个市场占据逾80%。

  食品安全关乎生命,这一报道立刻使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何况这一危害物还是泊来品,用外国垃圾保鲜膜来包装中国食品,更激起众多国人的民族情结。

  在媒体的广泛报导下,多位业内专家都表达了同一观点:PVC保鲜膜在制作的完整过程中,必须要加入主要成分是乙基己基胺(DEHA)的增塑剂,增塑剂在加热的环境下容易释放开来,并渗入食物之中。DEHA食用后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精虫数减少,甚至精神疾病等。

  从国际上看,欧洲早在1992年就禁止使用PVC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日本也在2000年禁止使用PVC食品包装。据世界包装组织理事会宣布,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和欧洲各国现已全面禁止使用PVC包装材料。

  相关部门的反馈算是相当迅速,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都对PVC保鲜膜展开了清查。

  为何国际遭禁的PVC保鲜膜在我国能畅通无虞,因为我国法规并没有禁止,也没有明确限制PVC食品包装。

  目前,适用PVC保鲜膜的生产标准是我国1988年制定的的《食品包装用品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该规定沿用17年,进行过几次更新,但是大多是对其中的某些参数的改动。

  据专家解释,相关卫生标准制定时不包括PVC保鲜膜,由于PVC保鲜膜中含有一种单体氯乙烯成分,这个成分对人体有致癌性。沿用该规定要求,氯乙烯单体含量每公斤要小于等于1mg。

  一个17年前的标准显然适应不了技术的日新月异。此次公众关注的PVC保鲜膜的毒性主要来自于乙基己基胺(DEHA)增塑剂,目前却不在该标准的规范范围以内。

  中国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副主任董金狮解释,其实PVC包装材料也分有毒的和无毒的,要看使用什么样的增塑剂。目前国内市场上使用的PVC保鲜膜都是以DEHA为增塑剂,其他的还有一种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增塑剂的是无毒的。但DEHA的价格大概在7000元/吨,而DOP的价格在13000-14000元/吨。因此,在中国生产的PVC保鲜膜大多是含有DEHA的。

  标准的缺失成为保鲜膜风波的难解的症结所在。

  卫生部的最终表态是:PVC保鲜膜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的氯乙烯单体以及所使用的加工助剂。1987年氯乙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人类致癌物。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氯乙烯单体应不高于1.0mg/kg,我国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对氯乙烯单体含量的规定也与之相同。我国对食品包装材料用加工助剂的管理实行许可制度,邻苯二甲酸二乙基乙酯和乙基己基胺不是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用加工助剂,因此使用这两种物质生产的包装材料不是食品包装材料,不能用于食品包装。

  这一答复,维护了老国标的权威,也将不在老标准范畴的产品全部封杀。

  按照卫生部的结论,不按国家标准添加新助剂,必须重新进行审批。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目前的PVC保鲜膜生产将添变数。

  PVC作为一个被普遍的应用的中间产品,基本不受该变动的影响。海通证券研究员杨慧介绍,目前我国PVC生产厂商上百家,年总产量在500—600万吨,主要用途分布是:PVC水管、PVC塑料门窗等建筑领域消耗25%;日用品如箱包、鞋、塑料玩具消耗30%;农用管材、薄膜占15%;包装用材料如塑料瓶、塑料膜占19%。PVC保鲜膜在PVC的用途中所占比例极小,即使产量变化对PVC的需求也影响很小。

  对于国产保鲜膜企业而言,由于起步较晚,因此技术比较新。海通证券研究员傅明笑表示,保鲜膜是个小行业,国家资本兴趣不大,多是民营资本近几年引进国际生产线年达到高潮。这些生产线基本都是生产PVC的替代产品PE,基本也不受卫生部结论的影响。上市公司如国风塑业(行情论坛)、中达股份(行情论坛)、江苏申龙(行情论坛)等也不受风波波及。

  不过,不受PVC标准困饶的国内薄膜企业却为产能过剩而头疼。据傅明笑分析,目前我国塑料薄膜产能达上百万吨,需求只在60万吨左右。

电话咨询
销售热线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cache